今天(10月30日),神舟十九号乘组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和神十八航天员成功会师,开启了他们的太空之游。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九号,我国已经有38人次、24名航天员进入太空。飞向太空永远都是充满风险和挑战的,是什么让中国航天员们一次又一次自信地出发呢?
打开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10月30日中午,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出发大约8个小时后,在距离地面400公里左右的太空,神舟十九号乘组的航天员们终于到达了中国空间站。
重返中国空间站的神十九航天员蔡旭哲打开舱门,再次体验失重,他轻松地就从飞船进入空间站节点舱,和等待他们到来的神十八乘组来了一个大拥抱。第一次进入空间站的两位“90后”航天员也同样受到了热烈的欢迎。在打扫一新的空间站核心舱,欢迎仪式必不可少。
2023年,中国空间站进入常态化运营,中国航天员开始了每年两次的太空换班。每过6个月,神舟飞船发射,运送新一批航天员进入太空,中国空间站暂时“满员”,已经成为大家习以为常的场景。
快乐的聚首,让人可能会暂时忘记他们相聚的地方是在茫茫太空。在空间站的舱壁外就是严酷的太空环境,无处不在的风险和随时可能到来的意外,伴随着他们在太空的每一天。如何才能自信从容地完成他们的工作任务呢?跟随神十九航天员们发射前的脚步,或许能够找到一些答案。
全系统合练是每次载人航天发射任务前的必要流程,航天员也必须按照发射流程参与。对第一次执行任务的航天员来说,这是他们离正式发射最近的时刻。
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邢雷:包括地面指挥员和航天员乘组的协同配合,航天员乘组几个航天员之间的协同配合,都非常默契。
默契配合需要团队的力量。入选神舟十九号任务的三名航天员中,指令长蔡旭哲是二度飞天。两年前,他参与神舟十四号飞行任务,在太空见证了中国空间站从单舱飞行到三舱组合体建成的全过程,返回地球不到两年就重返太空,他对太空的精彩和风险都深有体会,丝毫不敢掉以轻心。
神舟十九号乘组中,另外两名航天员都是第一批飞天的“90后”。
宋令东曾经是战斗机驾驶员,在2万米高空看过祖国大地,这一次,他终于到了更高的地方。
王浩泽是我国第三位执行飞行任务的女航天员,也是我国第一位女性航天飞行工程师。2020年入选我国第三批航天员之前,她的工作是为火箭设计更好的发动机。当时的她没有想到,有一天自己会坐着火箭去往太空,以另一种方式继续投身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。
如果说热爱太空、时刻保持对太空的敬畏、牢记航天员的责任是每个航天员进入太空前就必须做好的心理准备,那么明确的任务安排和科学的训练则给了他们挑战飞天的底气。
10月29日上午,神舟十九号乘组第一次公开亮相,在说到接下来六个月的任务时,每一个人眼里都充满自信。他们是中国空间站开始建造后的第8个飞行乘组,飞行任务不仅多,而且繁杂。
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 林西强:此次任务在空间站驻留约六个月,开展空间科学与应用实(试)验,实施航天员出舱活动及货物进出舱,进行空间站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安装,舱外载荷和舱外设备安装与回收等任务,开展科普教育和公益活动以及空间搭载试验。
此前,神舟十七号和神舟十八号两个乘组都通过出舱,加强了对中国空间站的防护。此次神舟十九号的飞行任务中,出舱活动依然是重点。
航天员 王浩泽:出舱的任务主要是对空间站进行防护。因为在空间里面运行,空间站它有可能会受到微流星、空间碎片干扰,甚至是冲击,所以我们要对舱外的一些重要管路、设备进行防护。
尽管之前的乘组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,但每次出舱活动的风险并不会因此降低,只有在地面充分训练,才能保证航天员真正置身宇宙环境后还能从容镇定。而随着中国空间站在轨时间越来越长,各类意外情况突发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,对意外事件的预案和处置训练,也是航天员顺利完成任务的重要前提。
航天员 蔡旭哲:我们还要进行一些重点对操作能力以及操作规范、提高操作品质的训练,主要是规避操作带来的风险。另外,在轨应急突发情况的处置,也作为我们训练的重点。
如果说飞行和航天器维护是各位航天员都要处理的“老问题”,那么每个乘组要面对的新挑战则是不同类型的空间实验和试验。神十九航天员在轨将开展86项科学实验和研究项目,其中有超过半数是新增的,或是对之前的实验有所改动。
9月11日的资金流向数据方面,主力资金净流入124.34万元,占总成交额8.73%,游资资金净流出67.59万元,占总成交额4.75%,散户资金净流出56.75万元,占总成交额3.98%。
9月11日的资金流向数据方面,主力资金净流出165.82万元,占总成交额18.95%,游资资金净流入104.22万元,占总成交额11.91%,散户资金净流入61.6万元,占总成交额7.04%。
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研究员 张伟:我们这次将要上果蝇。我们知道地球是一个磁场环境,在月球上没有磁场,火星上有微弱的磁场。我们通过建立亚磁环境来研究,亚磁和微重力分别作用条件下,动物的行为和生长发育过程。
时间临近发射,航天员已经落座,他们将自己托付给“神箭”和“神舟”飞船,等待一飞冲天。对所有的载人任务来说,往返太空和地球的旅程都是整个任务中风险最高的时刻之一。火箭、飞船、测控、飞控多个系统的工作在发射的这一刻是否配合默契,决定了飞天的成败。但坐在其中的航天员,也要发挥自己的作用。
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杨海峰:航天员乘组从空间站返回之后,我们后边会组织一些交流,航天员乘组在轨的一些体验或者一些好的建议反馈给设计师。设计师经过论证之后,如果确实比较有改进的意义,我们会充分借鉴采纳。
从神舟五号第一次载人飞行以来,神舟飞船已经经历了多次改进,尤其是进入空间站任务阶段后,为了适应天地往返的需求,不仅在安全性上不断提升,也在实用性上不断努力。
火箭成功点火、不断上升的过程中,神十九三名航天员一直在翻看手里的飞行手册,确认每一个节点可能需要他们进行的操作。不过,和之前许多次发射一样,这一次预案依然都留在了纸上,航天员们顺利到达目的地。
接下来几天时间,神十九航天员们将在神十八航天员的协助下,熟悉环境、交接工作。接下来半年,则是他们的主场时间。在忙碌工作之余,他们还将在太空度过春节。不过,这并不是一段孤独的旅程,因为在地面,还有人会一直陪伴他们,保障他们的安全、协助他们的工作。这些地面辅助也是中国航天员顺利完成太空任务的最强后盾。
在广袤的大漠戈壁上,一次又一次,中国航天员们怀揣航天报国之志,向着无垠的太空勇敢出发;又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到这里。一次又一次,他们在星辰大海中留下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足迹,也托举起了中国载人航天的飞速进步。现在,神舟十九号乘组航天员已经开启了他们的太空生活,再过几天,神舟十八号乘组航天员也将回到东风着陆场。
编辑丨陆宇佳 王刚 于立群 蒋彰 周辰 徐圣益 李昊 陶嘉树
摄像丨阮红宇 徐宇召 李扬
剪辑丨张文庆 赵云龙股票融资配资网